全球碳排放市場的解析

 

 

二○二一年四月二十二日多達四十個國家與國際組織領袖接受美國總統拜登邀請,以視訊方式參加一連兩天的高峰會,象徵美國在前總統川普宣布退出巴黎協定後,已重返與全球合作應對氣候變遷的行列。

 

【文‧陳威霖】

 

 

 

拜登二十二日在地球日領袖高峰會上,宣示美國對抗氣候變遷的新目標─在二○三○年以前讓溫室氣體排放較二○○五年減少五○%到五二%。

 

全球氣候峰會的碳中和倡議

 

會上其餘同為排碳大國,英國、日本、加拿大、俄羅斯紛紛表態提前實現減碳目標。連擁有已經變成碳負排放的馬遜森林多數面積的巴西,總統波索納洛承諾在二○五○年以前達到碳中和,比原先目標提前十年,也承諾要在二○三○年以前中止非法森林砍伐,但他呼籲富國與碳排放市場應該協助資助開發中國家進行環境保護。全球最大排碳國中國,習主席則再度重申二○二○年宣示的二○三○年碳達峰,以及二○六○年前達到碳中和。

而於五月六日晚間,德國總理梅克爾在第十二屆彼得斯堡氣候對話影片會議開幕式上表示,德國實現淨零碳排放即「碳中和」時間,將從二○五○年提前到 二○四五年。梅克爾還宣布,德國將提高減排目標,二○三○年溫室氣體排放較一九九○年減少六五%,高於歐盟減排五五%目標。

全球有新共識的碳排放目標,激勵了歐洲碳排放交易系統ETS(EU Emissions Trading System),碳匯價格在五月初漲幅超過疫情之前的一倍,突破五十歐元。

 

歐洲碳關稅催生全球智能低碳

 

歐盟執委會公布DE12030年降低五五%溫室氣體排放的「55套案」(Fit for 55)一系列立法提案,其中最被世界各國所關注者為碳邊境調整機制(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 CBAM)草案。預計二○二六年開始課徵碳關稅,與歐盟貿易往來的國家都會受到影響,各國政府有關部門都相當重視,加速協助本國業者提前因應。

根據CBAM草案內容,歐盟將自二○二三年起逐步試行,初期僅適用於進口的鋼鐵、鋁、水泥、肥料及電力等碳洩漏風險高的產品,進口商僅須申報其進口產品的碳排放量,無須支付費用。二○二六年正式實施後,進口商必須向歐盟購買「CBAM憑證」(CBAM certificate),以繳交進口產品碳排放量的費用,而CBAM憑證的價格係依據歐盟排放交易(ETS)每週碳權拍賣的平均收盤價格計算。

未來面向歐盟的出口國若已實施碳定價措施,獲聘出口到歐盟可減免碳關稅;若出口國碳排標準優於歐盟,碳關稅將遞減甚至免費。

 

 

 

 

中國將成最大碳排放交易市場

 

中國的碳排放交易在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正式啟動,九點三十分,第一筆中國碳交易撮合成功,價格為每噸五十二.七八元人民幣,成交十六萬噸,成交金額為七九○萬元人民幣,比之前的正式上線交易上漲超過三五%。

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十四日上午舉辦的記者會上,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趙英民表示,建設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是利用市場機制控制和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推動綠色低碳發展的一項重大制度創新,也是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重要政策工具。中國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趙英民指出,首批碳市場覆蓋的燃煤電廠碳排放量超過四十億噸二氧化碳,這代表中國的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一經啟動,就將成為全球覆蓋溫室氣體排放量規模最大的碳市場。

早於二○一一年十月,中國就在北京、天津、上海、重慶、廣東、湖北、深圳七個省市啟動碳排放權交易地方試點。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司長李高表示,二○一一年十月以來,幾個試點市場覆蓋了電力、鋼鐵、水泥等二十多個行業近三千家重點排放單位。截至二○二一年六月,試點省市碳市場累計配額成交量四.八億噸二氧化碳當量,成交額約人民幣一一四億元。

趙英民表示,中國全國碳市場選擇以發電行業為突破口,已連續多年組織開展全國發電、石化、化工、建材、鋼鐵、有色、造紙、航空等高排放行業的數據核算、報送和核查工作。在發電行業碳市場健康運行後,就會進一步擴大碳市場覆蓋行業範圍。

中國減少碳排放的經驗,足以提供給周邊國家未來因應全球碳關稅的要求和新一代的製造業競爭,未來也有機會把自身國家的碳權和碳匯在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上市交易,得到更公平的全球產業競爭機遇。

 

立足中國佈局全球

的林業碳匯先行者

 

十六年前二○○五年伊始,來自台灣,有一位眼光獨到的企業家、現任香港碳排放交易所主席的邱彪先生開始投入碳匯產業。根據多年從事碳交易項目的經驗,邱主席看到一個紅海市場和藍海市場的區別,林業碳匯有機會打破傳統碳交易市場的局面。林業碳匯不僅是應對氣候變化的一個重要措施,也是創新林業發展機制的動力所在,對空氣品質的改善、生態環境保護,以及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有著十分雄厚的潛力。所以當大家都聚焦碳權的時候,他決定投入大量精力和財力轉向碳匯。他擁有的碳匯基線從二○○五年開始計算,到二○二一年今日,累計實際申報的碳匯生產量,已經是非常可觀的數字。

他過人的思維,認定節能減排應該放棄單純只有工業減量思維,改以植樹造林獲取碳匯為主,而減排的碳權為輔;建立一個有別於聯合國CDM機制,由「區塊鏈+金融+碳匯+林下經濟+林地流轉」,匯集而成的全球減排新趨勢。以互聯網為工具,用金融的力量,實現碳匯交易,並大力發展林下經濟,創造嶄新的數字碳匯模式。

佈局開發碳匯的同時,他決定碳交易市場不應該依賴於歐洲市場,亞太二是應該成立區域內的碳交易所,才有機會獨立自主於美國主導的金融體系之外迅速成長。也因此他在香港創辦了「香港碳排放交易所HEX」,就是為了區域內的國家和地區,找到跟國際金融和製造市場之間接軌最有利的位置。

他的成功經驗,可以給政府相關部門,面對這波全球碳排放浪潮巨變的挑戰,在制定應對的政策時,提供啟發和建設性的參考。


參考連結